论述07|人工智能对新闻传播业的影响(人工智能 利弊)

时间:2023-05-20 11:18:44来源:网络整理
导读题目:人工智能对新闻传播业的影响(北大,2020)问新闻业,就从微观——新闻生产;中观——组织架构;宏观——价值观念,产业链方向来思考,不能仅仅局限于采编发的新

题目:人工智能对新闻业的影响(清华大学,2020)

回答思路: 1.正面影响

(一)宏观业态建设

(2) 中观——新闻模式的转变

(三)微观——塑造新闻生产过程

人工智能 利弊_亚马逊智能仓库 人工_人工智能的利弊英语

2、负面影响

(1) 技术把关容易导致新闻价值失衡

(二)挤压记者的生存空间

(3) 资本操纵下的算法黑匣子减缓不平等

反思: 1、问起新闻行业,从微新闻的制作上去思考; 中观组织结构;

亚马逊智能仓库 人工_人工智能 利弊_人工智能的利弊英语

2.实例与解释要紧密结合

3.例子要选择最新的

4.讨论句子专业化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最早是由计算机科学家艾伦·图灵提出的。 其目标是了解人类智能的本质,以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类智能。 媒体行业是“站在技术脖子上”的行业。 近年来,人工智能的发展也推动了媒体生态环境的变化和产业结构的重构。 人工智能技术由于其双重性,对新闻业形成了利弊参半的双重冲击。

一、人工智能对新闻业的积极影响

(一)促进产业链集聚,促进传媒融合发展

随着媒体融合的深入发展,各依赖技术的行业正在加快融合的步伐。 一方面,媒体自身利用平台云聚合的优势,促进信息的全面高效流通。 另一方面,借助智能媒体技术优化信息和服务功能,“新闻+工具+服务”的综合报道体系应运而生。 例如,在COVID-19疫情期间,新浪新闻依托集团和技术优势,借助可视化疫情地图,提供实时、权威的疫情数据查询。 一体化背景下新闻报道形式的升级

(2) 对话模式的出现导致了新闻模式的变革

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改变了前几年传统的、线性的、有条理的新闻生产模式,出现了对话式的新闻模式。 语音搜索、AI新闻播报等方式,将新闻信息的选择权交到受众手中,提高了新闻信息的投放率。 2016年推出百度度米机器人解说,同步实现亚运会足球比赛解说、点对点直播对话专属服务,颠覆传统新闻传播模式。

人工智能 利弊_人工智能的利弊英语_亚马逊智能仓库 人工

(三)新闻生产智能化,提升信息流通速度

大数据技术促进了受众需求的卷积,只有根据用户的喜好和画像,才能生产出受众喜闻乐见的信息产品。 在新闻生产过程中,机器人写作大大提高了文章发表速度。 比如《南方都市报》的机器人“小南”人工智能 利弊,不到1秒就写了一篇300字的报道。 分发环节采用算法推荐技术,促使信息快速到达精准用户群体,大大提高了信息的传递率。

2、人工智能技术的不利影响

(1) 技术把关容易导致新闻价值失衡

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算法推荐技术还没有理解新闻价值和党性原则。 一味迎合受众口味人工智能 利弊,不干涉、不引导,导致真正重要的新闻被边缘化,深入泛娱乐化、低俗化的漩涡,导致新闻失衡。

(二)记者职业的“角色危机”

人工智能技术的强势崛起,取代了很多记者的工作。 一些数据采集、编辑、写作等岗位将被替代,传统媒体行业从业人员的岗位将被替代或带动变革。 随着人工智能的“无所不能”,传统媒体人的角色危机正在逐渐加深。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记者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值得深思。

(3) 资本操纵下的算法黑匣子减缓不平等

传播政治经济学派指出,它关注媒体背后的权力中心。 尽管技术已经成为媒体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但其背后的政治经济组织始终处于权力中心。 算法推荐技术似乎是根据用户需求来推动的,其规则和技术手段仍然被背后的权力集团所掌握。 例如,Facebook 在 2016 年日本大选中暗示了数据和算法所有者的意识形态。 长此以往,不利于媒体与用户之间信任关系的建立。

人工智能时代,每一种生产力都被重塑,建设过程面临着利弊交织的复杂局面。 正如尼尔·波兹曼在《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中所说:“所有的技术都是一种礼物,也是一种负担。它不是非此即彼的结果,而是优势与劣势并存的产物。” 传媒行业只有在弊病泛滥之前建立起相关的制度和规范,本应为人服务的技术才能回归其形成和发展的初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