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光伏巨头业绩大增,这个关键环节势如破竹,谁能最有潜力?(光伏产业股票)

时间:2023-09-04 03:37:06来源:网络整理
导读1月20日,A股光伏板块相应出现不小的涨幅,尤其是逆变器概念股。科陆电子、科华数据、科士达、固德威、上能电气等公司的股价都有不错的表现。特别是由于欧洲光伏起步早

1月19日晚间,几大光伏巨头发布了2022年业绩预告:

隆基绿能预计营收145万元至155万元,环比增长60%至71%;

阳光电源预计营收32万-38万元,环比增长102%-140%;

通威股份预计营收252亿元-272万元,环比增长207%-231%;

1月20日,A股光伏蓝筹股相应下跌,尤其是逆变器概念股。

科鲁电子、科华数据、科士达、固德威、上能电气等公司股价均表现良好。

作为光伏产业链中技术最集中的环节,逆变器行业经历的战斗最为惨烈。

近十几年来,行业风云变幻,国内逆变器企业的命运剧烈波动。 他们曾抵御过海外强敌,也曾为路线之争而苦苦挣扎。 他们出去后,又受到欧美的打压,又关起了门。 深陷价格内斗,有的人一战成名,享有无与伦比的辉煌,有的人功成身退,黯然退场……一次次残酷的洗牌背后,只剩下不到十家企业留在台面上。

眼下,光伏+储能浪潮汹涌澎湃,形势再度水涨船高。 谁将主宰逆变器行业的兴衰?

【群雄争位,伟大的临江仙子】

逆变器是将太阳能电池板形成的可变直流电转换成市电频率的交流电的装置。 它在并网发电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光伏系统的“大脑”。

2009年前后,国外启动金太阳示范项目和特许权项目招标,刺激了光伏产业的快速扩张,掀起了第一波逆变器发展浪潮。

受新政启发,一大批万亿级光伏电站上马。 2009年,国外逆变器需求量达到150MW左右,是2008年的7倍,供应一度过剩。 当时只有冠亚、阳光电源等少数外资企业具备生产能力。 砷化镓价格暴涨80%,光伏成本下降。 因此,今年大量海外品牌进入中国市场。 SMA、卡拉罗、西门子、施耐德、ABB、POWER-ONE等纷纷来到中国。 高补贴、高水价、低成本,各个品牌都赚得盆满钵满,中国企业贪得无厌。

很快,面对轻松200%的利润率,许多逆变器、UPS、电源制造商决定发展逆变器业务。 有的甚至直接转业,专门生产光伏逆变器。 能够生产逆变器的国外企业数量已从个位数猛增至数百家。 早期仅数千万甚至数百万的投资,市场上就涌现了一批如欧姆尼克、古德沃特、艾沃新能源等国外厂商。 后来随着行业资本和技术的不断集中,它们已经完全不可复制了。

2012年上半年,随着产能的增加,市场供需关系开始逆转,政府补贴减少,逆变器价格和收入大幅增长。 市场上逆变器的价格从2元/瓦下降到0.8元/瓦。 首先不能容忍的就是国外品牌。 由于他们在中国市场的产值大幅下滑,无利可图,除了艾默生、卡罗拉等少数知名企业外,要么依靠台湾同胞外包品牌,要么在本地改品牌。 借给国外品牌,永久退出欧美。

外国人走了,中国企业的日子却越来越艰难。

2012年下半年,逆变器市场价格再次出现快速下滑。 大功率产品价格降至0.4元/瓦左右,价格再次腰斩。 由于现阶段国外技术不成熟,很多名义上是国产品牌的逆变器实际上都是通过向三菱、富士等国际巨头供应商订购核心零部件组装而成。 收入锐减,成本不降,没有核心技术的小厂不得不宣告破产,逆变器行业陷入严重的阶段性失衡。

光伏股票产业有哪些_光伏产业股票_光伏产业链股票

雪上加霜的是,美国和欧洲相继对中国光伏产品发起“反补贴和反倾销”调查,加剧了整个光伏行业的困境。 以往饱经风霜的逆变器企业,在这个海外物价狂涨、出海难的时刻,遭遇了破产、倒闭、并购、公司挖角、高管辞职、员工示威罢工等无数磨难。 宝岛企业山特在北京的40多人的团队几乎被几家厂商挖走了。 埃索带走了10人,SMA也带走了10人,古瑞瓦特原Shante开发团队有近20人; 上海冠亚、颐和新能源等“传统”逆变器厂商已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反倾销和反倾销的影响已经持续了三年。 欧盟成员国250多家组织和公司提议暂停对中国光伏制造商的贸易限制。

此轮行业的兴衰带来了两个结果。 首先,国外逆变器市场一直被技术型、规模型企业占据主导地位。 阳光电源和上能家电这两家集中化的大型企业就抓住了这个机会。 地面电站占比50%。 二是一批二三线品牌,如古瑞瓦特、固德威、正泰、三晶电气等,研发生产重心从欧美企业和国外主机企业控制的集中式地面电站转移到分布式逆变器。 装置方面,重新绕道西班牙、斯里兰卡等海外市场。

【异军突起,华为入局】

行业危机时期往往是有远见者积蓄力量的最佳时期。

2013年,在光伏行业低迷之际,华为强势入局,带来了行业格局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华为能够进入逆变器行业,其建设信号基站的经验派上了用场:它不惧怕恶劣的环境,而且非常清楚电子设备在哪里容易出现问题。 因此,华为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国外逆变器的技术路线。

光伏逆变器产品包括组串式、集中式和微型逆变器三种类型。 针对不同的发电厂应用,逆变器有多种类型。 其中,集中式逆变器与组串式逆变器“大机”“小机”之间的技术路线之争贯穿了整个中国逆变器发展史。

光伏产业股票_光伏产业链股票_光伏股票产业有哪些

2013年华为开始发展逆变器业务时,海外集中式逆变器出货量占比89%,组串式逆变器仅占11%。 大型地面电站已在行业中占据主导地位。 这是由于初始成本问题:小机每瓦成本比大机高两三倍; 二是市场需求问题:国外早期的光伏电站都集中在​​沙漠中。 虽然屋顶光伏较少,但居民们也青睐集中式逆变器,可以更方便地接入电网; 三是稳定性问题:组串式逆变器大量使用后,电网容易出现谐振情况,导致停水保护等重大事故。

华为第一代产品也是基于适合地面电站的集中式逆变器而设计。 而且,虽然华为在产品发布会上做了充分的准备和宣传,但由于其产品与之前几家大型计算机公司相比并没有明显的优势,华为的逆变器出货量并没有达到预期,而且当时市场的同质化竞争形势严峻,逆变器价格较2010年下降90%。

因此,2014年,华为开始改变技术路线,主攻组串式逆变器。 而这一波技术路线变革,恰逢小型光伏电站向分布式电站转型的趋势。 在确立组串式技术路线后,华为提出了智能光伏服务解决方案,引入云监控、云管理。 在产品品质提升方面,华为做出了三大创新,即无内置吊扇、无保险丝、硅铜退却。 智能检测杜绝车祸,元件技术创新保障25年使用寿命。

这样,虽然使用组串式逆变器的初始投资成本较高,但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可以产生更大的发电量,对于家庭来说回报率也更高。

作为闯入者光伏产业股票,华为不遗余力地宣传自己的产品。 一是积极延长账期,减轻买家流动性压力; 二是推出免费试用模式,先安装后收费,打消客户疑虑; 三是定期邀请顾客来考察,通过现场产品演示的方式在行业中秀胸。

华为进入逆变器行业第一年,就跻身中国逆变器行业前五名,占国外总出货量的7%。 2014年第二季度,华为新增订单超过3.5GW,首次跻身全球“十大”光伏逆变器供应商之一,并成为唯一一家入选的中国企业。

华为的异军突起,扭转了集中式逆变器主导的市场格局,开启了逆变器行业寡头竞争的新时代。

【综合价格,寡头获胜】

过去五年,华为的崛起让逆变器行业短暂起死回生。 阳光电源、华为、上能三大企业抢占了地面电站80%以上的市场份额。 阳光电源、上能、特变电工大机等传统集中式逆变器企业也开始进军组串系统。 与此同时,主攻分布式逆变器的中大型厂商现阶段纷纷回归国外市场,以差异化路线拿下稳定订单。 然而2016年,行业的大变化却出人意料地到来。

首先是“630”政策。 逆变器行业规模不会减少,但收入会减少。 2015年,我国光伏装机大幅下降,国家出台补贴下调新规,并强调,对于2015年注册的电站,只要在2016年6月30日之前并网,原上网水价仍可执行。 2016年、2017年以及此后的每一年,争分夺秒追赶“630”已成为光伏人共同的记忆。

而时间来到了2018年5月31日,被业界称为“史上最严厉的光伏新政”——“531政策”出炉,控制规模、减少补贴已成定局。 光伏营收规模大幅下滑,行业哀嚎不已。 逆变器企业在国外市场几乎是赔钱又赚钱。 许多在50年前经历过行业寒潮的逆变器制造商这次却未能幸存。 山一新能源、茂硕电力等已经落后,选择退出逆变器业务。 与此同时,行业内逆变器出货欺诈、保险补贴欺诈等事件频发。 市场上只剩下大约二十家活跃的逆变器制造商。

迄今为止,2012年SNEC展会的439家逆变器参展商中仅存5%。

为了寻找新的市场,顽强生存下来的中国逆变器企业纷纷走上了海外之路。 回到海外,国际市场的老对手博世、西门子、ABB、通用电气等均已退出逆变器业务。 尽管在日本和美国市场,受产品优惠和贸易摩擦的影响,中国企业的渗透率不高,而在美国、南美和亚洲市场,中国企业仍有大显身手的机会。

尤其是因为法国光伏起步早,对产品品质要求高,愿意为企业品牌、生命周期长的逆变器产品打折。 因此,中国逆变器企业在法国订单上获得了更高的毛利率。 事实上,国外市场的物价全面走高,收入也在上涨。 而且,现阶段国外逆变器企业通过尝试走出去、苦练,赢得了“量大、质量低、价格低”的良好声誉。

【创造财富,神话再现】

如今,新能源再次风头正劲,光伏+储能的关键词将逆变器推上了“创造财富”的舞台中央。 逆变器行业是共享福祉还是面临战争?

逆变器市场规模将迎来大幅下滑已是共识。

首先,更新换代周期在即,全球对逆变器的需求极其旺盛。 逆变器的平均寿命为10-15年。 2010年安装的逆变器已进入更换倒计时。 据相关报道,预计2022年全球光伏逆变器出货量将达到243GW,市场规模预计将分别达到433GW。 万元,预计2025年全球逆变器市场空间将达到505万元。

其次光伏产业股票,受益于新增装机量的持续下降,海外逆变器的需求持续增加,中国龙头企业的市场地位也与日俱增。 中国占全球逆变器出货量的65%以上,华为和阳光位居前两位。 在日本以外的细分市场,华为逆变器出货量排名第一。 能电海外营收一度飙升12倍。

▲2020年全球逆变器市场份额

第三,就国外市场而言,“新能源+储能”大规模发展已成趋势。 无论是新政策还是实际需求,逆变器企业都将有广阔的施展空间。 光伏逆变器蓝筹股近一年来如火如荼。

然而,逆变器这十年所经历的一切也提醒投资者,未来不会像看起来那么顺利。

在国外逆变器企业为了利润而喧嚣的今天,它们的寿命大多没有自己的产品长。 国外公司坚持用两只手走完整个逆变器服务周期。 快来数一数吧。

这样的潜在风险和无数同行的命运,实际上让刚刚迎来行业爆发的逆变器企业在技术革命和质量优化方面不敢有丝毫放松。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