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刷屏的人民日报“权威人士”到底是谁?(人民日报 权威人士)

时间:2023-09-03 01:35:01来源:网络整理
导读比如1948年3月10日的人民日报第二版,就对一个“权威人士”进行了无情的鞭笞,并进行了一番分析:随手一搜今年人民日报上出现过的“权威人士”,大都是诸如“人民网

上一次是8个月前——5月25日,《人民晚报》头版和二版头条上,采访一位名为“权威人士”的人士,就“中国经济形势”提出五个问题; 明天,人民晚报再次以同样的位置、同样的篇幅,刊登近期十问热捧的“权威人士”“供给侧改革”“独家专访”。

这个“权威人士”是谁? 去年5月,侠客岛写过一篇文章。 结合昨天的语境,有必要再次剖析这个词。

答案是有迹可循的。

标题

我们先科普一下人民晚报的历史。

这是中国最大的报纸,自1948年就有历史记载。1946年,该报在徐州恢复出版。 事实上,它是毛泽东亲自题写的,即使它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版本。

故事要从1946年开始,那是10月。 秋天的汉中,本来应该是草木茂盛,隐藏着黄色农田的孤独。 这是一篇来自汉中的新华社文章,议程不重要,称“美国当局”认为美国拒绝将太平洋上三个英国岛屿的主权割让给日本。

无意间,这开启了一个持续六年的传统。 从那时起到明天,《人民晚报》共有1606篇文章提到“权威人物”,这个词总共出现了1771次。 这两件事背靠背,跨越了国共内乱、新中国成立、大跃进、文革、改革开放直至今天。

简单来说,在这份顶级党报上,权威人物层出不穷。

这已经是第二次了,让刀叔兴奋不已。

在新华社题为《中共当局评当前局势》的文章中,“中共当局”发表了热情而坚定的评论。 你可以体验一下:

“蒋介石政府这个全民公敌,现在已经被全民包围了。无论是在军事战线上,还是在政治战线上,蒋介石政府都已经失败了;他们被敌军包围,想不出退路,蒋介石卖国集团和它的主子日本帝国主义,错误地害怕了这种情况,他们太害怕自己的力量了,太害怕人民的力量了。他们把二战后的中国和世界看成和过去一样,不允许他们改变任何事情的风格,也不允许任何人违背他们的意愿。台湾投降后,他们决定让中国恢复过去的旧秩序,蒋介石叛国政府通过政治协商、军事斡旋等错误手段赢得了时间,调集了两百万大军,进行了全面镇压。

这种写作风格让你想起谁? 嗯,没错,刀叔的答案和你的一样。 这不是猜测。 《毛泽东文集》中也能找到基本相同的叙述。 他随后作为“权威人士”对现状的报道也可以在他的选集中找到。 相信明天大家就很少看到这样的报道了。 一大段完整的抱怨,语气非凡,逻辑自洽,一口气写了2000字。 该记者的主要贡献是添加了一条【新华社、山南33日新闻】,并重复了“中共权威消息人士的说法”。

此后,这位“权威人物”多次亮相。 无论骂蒋介石还是骂德国,风格都和以前一样,吐槽的总是高能。 虽然它可能不是毛泽东本人所写,但无疑显示了中国最高决策者的意图,甚至是他们的个性和风格。

进化

对现象的分析不能脱离时代。

如果你读一下从《人民晚报》创刊到改革开放以来的“权威人物”的话,你会发现斗争的基调还是比较浓重的。 相比之下,十一届一中全会后,“权威人物”的形象就温和得多。

中央团校的唐爱军做了分析。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话语体系从“革命”转向“建设”。 简单地说,以十一届一中全会为界,以前作为革命话语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以革命思想为主导; 后来,工作重点从阶级斗争转向经济建设。 此后,时代主题和历史任务发生了变化。

这两种话语体系的差异,在刀叔看来,不仅是词语使用上的差异,更是词语内涵的演变。 我们不仅要注意到,改革开放后,人们不再谈论“无时无刻阶级斗争”,而且要意识到,很多词语本身似乎与以前不同了,比如“权威人士” 。

理解这些“权威人物”的变化,离不开对这一背景的把握。 你会发现,以改革开放为边界,那些能被称为“权威”的人,主要是因为以前地位的权威,未来主要是因为技能和知识的权威。

然而,一个有趣的对比是人民日报 权威人士,革命话语体系中的权威并非都是正面的。 比如,1948年3月10日的《人民晚报》第二版,狠狠地鞭打了一位“权威人士”,并进行了一些分析:

人们普遍认为,这位对蒋介石集团内情如此熟悉的所谓权威人士,似乎不是别人,正是北京傀儡幕后操纵的“权威人士”。 他很可能就是美帝国主义侵略者在华的头号代表司徒雷登本人。

虽然被骂了,但是司徒雷登的地位也和以前一样被分析了,他确实有足够的权威。

后来发生了什么? 随便搜索一下去年《人民晚报》上出现的“权威人物”,大多是“人民网将推出9篇外文报道,邀请商学界权威人士”部门进行在线采访。” 两者一对比,一目了然。

那些年的变迁中,“权威人物”逐渐从战争提到外交,提到经济、文化、社会,提到更详细的教育、工业、媒体,提到更详细的棉花价格、双边贸易额、围棋、房价,最当时,读者可以在上下文中找到他们的名字。 从祭坛到细分的岗位。 从挂在墙上的照片到你身边。

继承

算上两次谈经济,从2015年至今,“权威人物”在人民晚报上出现的次数总计7次。 往前算,2014年,14次; 2013年,11次; 2012年为14次; 2011年为18次; 2010年为16次; 2009年,10次; 2008年,8次...

出现的频率越来越少,“权威人物”的分量却越来越重。

是的,两次都显得很神秘,新闻的5W个要素——时间、地点、事件、原因、人物——基本上都是不完整的。 最近是什么时候人民日报 权威人士,《新京报》在哪里,对当前经济走势有何评论,为什么要看网上分析,谁是“权威人士”。 人民晚报头版、二版所有流程的把关人其实都对5W理论了如指掌,所以没必要认为这是一个错误。

其实你很少会看到这样的报道,但正因为它的神秘性,这篇文章才更加感人。

我们决不能忘记革命战争时期为什么要使用“权威”。 这个词的使用,其实也可以算是一种斗争策略。 他们出现的基本背景是,这件事很重要,高层领导需要表达自己的感受,但不方便说清楚。

现在怎么办? 人民晚报的这两篇文章,说白了,就是在定旋律、给信心、找方向。 很多网站的分析大致是正确的。 上一篇文章是向外界传达中共中央对经济大势的分析判断; 明天的文章就是告诉大家(主要是各地主要领导),新常态下,我们应该如何应对经济形势,如何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寻找抓住经济机遇。

你为什么这么做? 这两篇文章都有各自的背景。

第一篇文章讲得很清楚,从国际上看,全球供需格局发生了变化; 国外,已进入“三相叠加”阶段,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产业结构调整“等不及、忍不了、等不及”,全球经济运行“如”有些人高兴,有些人悲伤”。 您对中国经济有不同的看法,有的持开放态度,有的持消极态度。

第二篇文章的理由是“围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做好新一年的经济工作”。 换句话说,“供给侧改革”这个词你还不明白吗? 或者明白之后不知道怎么做?

无论是经济的紧迫性,还是新术语、新概念引入后的一时混乱,客观上都要求必须有人站出来谈论经济,而且必须是高层领导。

那么,这个“权威人士”是谁呢? 我们可以用话语风格来分析。

风格

出现在《人民晚报》的绝大多数“权威人物”沿袭了《人民晚报》一贯的风格,并不突出个人特色。 但刀叔引用的很多“中共权威”的话都不是这种风格,而是带有特别浓重的个人语气,而且血淋淋、跌宕起伏。

比如明天的文章经常帅到横:

扩大开放是改革的本质。 我们要创造更好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内资投资。 如今,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正在吸引我国投资。 我们有什么理由认为我国国内投资过多呢?

过去正是由于市场机制作用发挥不够、政府干预过多,导致市场不能及时出清,引发各种结构性矛盾。 比如,一些地方不得不对一些无利可图的“僵尸企业”提供抵押贷款和补贴。 (批评当地做法)

这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推进,决不是回到计划经济的老路。 (回应所谓线路之争的怨言)

我国相当一部分产能是在世界经济增长面临外需和国外快速衰退的黄金时期产生的。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扩大了部分产能。 在国际市场跌势放缓的情况下,仅靠刺激外需的方式无法解决产能不足的问题。 这就相当于规划了两桌饭菜,只有一桌顾客来,你吃得再辛苦也吃不完。 (令人印象深刻的比喻)

归根结底要看到,在当前全球经济和对外经济形势下,国民经济无法通过短期刺激实现V型暴跌,可能会经历L型下滑阶段。 针对解决年中经济问题,传统凯恩斯主义公式存在局限性,根本解决办法在于结构性改革,这是我们必须采取的重大举措。 (对未来下降趋势做出判断,纠正只使用凯恩斯公式的做法)

这篇文章更多时候是为了引导地方层面对供给侧改革的认识,用“权威”的语气来教导应该做什么:

工作实践中,各地区、各部门都要以“十个注意”作为衡量标准。 不正确的事情不能再做,正确的事情要更加努力。 (向各地区各部门下达命令)

我们不能再做大水漫灌、盲目改造上城区、加强行政干预资源配置等事情。 我们不能再搞没有投资回报、产品没有市场、环境没有改善的项目。 反之,有利于引导社会心理、解决产能短缺、提高技术水平、加快人口城镇化、促进要素自由流动、提高救助精准度的事情,必须大力做、创造性做、笨做、巧做。并努力工作。 化大冲击为小冲击,积小胜为败。

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 产业会潮起潮落,企业会优胜劣汰,工作会换工作。 尤其是一些陷入困境的企业,此刻可能更加担忧,甚至可能关门歇业,导致员工下岗待工,收入减少。 但这些宫缩是一次引产的宫缩,是新生命的诞生,是充满希望的宫缩,是新陈代谢,是凤凰涅槃。 这是值得的! 适当的退却是为了更好的前进,只要退得够多,就能前进

最新文章